松桃和蓼皋的由来

时间:2022-7-9来源:疾病检查 作者:佚名 点击: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8.html
  一个民族的根被淡忘了,它的历史也必将随之被淡忘,一个民族的历史被淡忘了,它的文化就难免会被扭曲。——题记

有人说,松桃,“男子如松,女子如桃”,所以叫做松桃,又说松桃苗语翻译为“蓼皋”,寓意为“长在水边高地的城市”。还说“松江晚渡”的地方,滩险礁多,巨浪回旋,常有人在此撑杆角度或力道把握不准,被弹飞落水而亡,必须有经验丰富的艄公撑一竹篙,当地土话称为:撂一篙子。又因城外河滩边长满大片美丽的蓼花与蒿草,来往客商无不为之惊叹称奇,因蓼蒿与“撂篙或皋”同音,遂将此地写为“蓼皋”。事实果真如此?非也,此乃牵强附会乱说一通也。苗语“蓼皋”与“长在水边高地的城市”八杆子打不到一起,没有半点关系,苗族不可能把“长在水边高地的城市”称为“蓼皋”。被称为“松江晚渡”的地方,在今彩虹桥旁,晚清时期,松江河水由今世昌广场的“观澜门”处绕广场边缘流下下游,那里地势平坦,更无暗礁险滩可言,松江水本就不大,“松江晚渡”处何来“落水而亡”,松桃土话也没有“撂一篙子”的说法,蓼皋更不会因为来往客商惊蓼花与蒿草而得名。

《明实录》记载:“红苗者,环铜仁、石阡、思南、思州四府,东连楚,西接蜀,周匝二千余里有余。人口殆有十万”。《明史》记载:“红苗环铜仁、石阡、思南、思州四郡,数几十万”。《移建安化县碑》记载:“黔之东,铜思所属有梵净山焉,高耸数千仞,绵延六百里,向为苗人所居。”由史可知:现今的铜仁、松桃、江口、石阡、风冈、思南、沿河、印江、德江、务川、思州、岑巩、玉屏、万山均为苗族居住的地方。人口有几十万,土地“周匝二千余里有余”。而到清朝光绪年间时土地就只有“六百里”了。如今,只有松桃的零星片地上尚存苗音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自古用兵,未有大得志于蛮夷者”。从明洪武元年()到清咸丰十一年()间发生了62次战事,平均不到8年就发生一次。特别是“乾嘉苗民起义”失败后,苗寨“十室九空”、“残苗无几”,苗族大量被屠杀,所剩的“残苗”很大一部分被“汉化”了。是故才有今天的局面。那么,松桃和蓼皋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松桃厅志》记载:清康熙四十三年(),平红苗,设正大营;雍正八年(),平松桃苗,移正大营同知为松桃理苗同知,移铜仁协同驻松桃。长冲即松桃故址。雍正十一年(),乃移松桃于蓼皋,建松桃城。由《松桃厅志》可知,松桃故址于长冲(位于今天的老松桃,苗名:SotDox。传说龙姓DebGieab和DebNbet最先来到这一地带,故命名为SotDox)。当时的官员误听SotDox为松桃。后移至蓼皋建松桃城,也就是说,在松桃建城前已经有了“蓼皋”这个名字,并非因“撂一篙子”和“蓼花与蒿草”同音而得名的。那“蓼皋”又是怎样来的呢?今天松桃城里的人,都知道松桃有个吊井湾,原有一口水井,苗语叫做LieuxGhol。“蓼皋”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这口水井。

所以,“松桃”和“廖皋”并不是其它牵强附会的解释,而是把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苗族的苗语地名用汉语来音译苗语而已。

欢迎

转载注明  http://www.nkjbl.com/jbjc/1186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新生儿肺透膜病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