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

时间:2016-10-12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最常见的和最具有危害性的疾病,是动脉硬化的一种。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多种危险因素都可能导致其形成。近年来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脂质沉积,机体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并发症中扮演主要角色。炎症机制介导动脉粥样硬化的所有发展阶段:从循环系统细胞因子的募集启始到动脉壁的不稳定斑块破裂都起着关键作用。诸多研究证明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一、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

CRP属于五聚体蛋白家族,由5个相同亚基以共价方式组装而成。CRP的生物特性主要表现为能结合细菌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形成的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细胞间粘附和吞噬细胞反应。CRP是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机体急性损伤、炎症或感染时升高,它以结合肺炎链球菌荚膜C-多糖,在钙离子存在下可结合膜上的磷酸胆碱,可结合染色质,具有刺激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活化时起调理素作用,能激活补体、促进白细胞吞噬、刺激单核细胞表面的组织因子表达的生成。

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是同一蛋白质,但由于普通CRP的检测方法的检测下限(灵敏度)有限,不能测到较低的含量水平,因此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能准确的检测低浓度CRP,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超敏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直接的联系,并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炎症反应促使As的发生和发展,血清中超敏CRP是反映As患者临床病情的一个敏感指标。其作为反映血管炎症状况的非特异性指标在评估脑血管疾病患者危险性及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具有明显更高效灵活地识别LDL变体、调控补体系统激活及LDL,代谢的能力,这些发现支持CRP可通过调控LDL代谢和补体活化而直接参与As炎症过程的推断。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评价体系中,超敏.CRP可进行标准化测定,其预测作用有前瞻性的证据支持,并可增强血脂指标对As风险的预测价值,这是其他大部分炎症标志物所不具备的优势。华盛顿美国军事病理研究所对例心性猝死和例非心性死亡且无CRP水平升高的对照组研究发现,CRP水平不仅能准确预测冠脉粥样硬化的危险,而且能帮助识别哪些病人有心性猝死的危险。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心血管风险均与超敏.CRP水平呈正相关;在女性人群中已证实,超敏.CRP比LDLC具有更强的心血管风险预测作用,其预测价值独立于血脂指标而存在。对于继发于冠心病的多种风险,如PCI术后的心血管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多发性斑块发生率等,超敏CRP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这种伴随关系并不能证明CRP有致As作用,亦不能证明其与心血管事件间存在因果关系。

三、D-二聚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过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过纤维溶解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血浆D-二聚体是在凝血酶及Ⅻ因子作用下交联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后的终末产物。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分泌的分子量为KDa,是一种急性期反应性蛋白,为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及止血所必需的成分。其增多不但为血凝过程提供了较高的促酶反应底物,同时可使血液黏滞性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血液流动性降低,进而影响到血液的大循环和微循环。

有研究人员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组61例,其中中重度病变28例,轻度病变33例,另选取正常对照组44例。对纳入的两组对象均行D-二聚体检测,判断不同病变程度间D-二聚体有无差异。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组中中重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和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0.84±0.26)mg/L、(0.52±0.22)mg/L和(0.32±0.19)m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中重度病变组D-Dimer水平最高。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水平可能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四、D-二聚体、超敏CRP联合检测动脉粥样硬化

有研究人员选择60例AS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超敏CRP和D-二聚体的变化,并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hs-CRP和D-二聚体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并且彩超发现斑块大小、厚度等较治疗前明显减小。

陈涛等选择6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再分为脑梗死有班块组40例和脑梗死无班块组20例)、8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对照有班块组15例和对照无班块组65例)空腹血浆Cys-C、Hcy、D-D、hs-CRP的浓度.结果①脑梗死组血浆Cys-C、Hcy、D-D、hs-CRP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脑梗死有斑块组Hcy、超敏CRP、D-D、Cys-C浓度明显高于脑梗死无斑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不稳定斑块组Hcy、hs-CRP、D-D、CysC浓度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超敏CRP作为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在心血管病领域研究较广泛,是健康人未来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子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指示剂。虽然超敏.CRP的检测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应注意的是它的炎性标志是非特异性的,随急性感染或创伤而升高,应在感染、创伤等急性炎症消除之后测定,并考虑其他系统疾病的影响。而血浆中D-二聚体升高水平可能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超敏CRP、D-二聚体进行联合检测,不但能比较好的反应出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不稳定的炎症程度,也能较好的反应出斑块的聚集情况及动脉狭窄程度,两个检测互为补充,能更有利于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治疗和早期诊断都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注明  http://www.nkjbl.com/jbby/109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新生儿肺透膜病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