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马师曾

时间:2016-4-25来源:疾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追思马师曾

粤剧《关汉卿》剧照。左为红线女,右为马师曾。

马师曾生平

1964年4月21日,一代粤剧大师马师曾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永久离开了心爱的粤剧舞台。但他对粤剧艺术的创新精神和所创的马派艺术仍然对现在的粤剧舞台有着深远的影响。有人说,马师曾留给大家的,不但仅是一种唱腔,一种艺术,还有一种研究艺术坚持不懈的精神,一种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一种广阔的艺术家的胸怀……

马师曾,字伯鲁,号景参,出生于1900年,广东顺德人。他在小学和中学年代,就开始对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来进入陈圹南的教戏馆学戏,艺名关始昌,从此便开始了粤剧艺徒的生活。

1919年,马师曾被新加坡的平天彩班聘为第三小生,在班中,他得到戏剧新派人物、男花旦小湘凤(即靓少凤)的支持和帮助,与他合演时装新戏《癫、嘲、废、戆》,扮演“烂赌二”一角。由于马师曾不拘一格、跨行当的创造性表演,大获观众好评,并与靓少凤另组新班,在演出《白蛇传》时,他扮演的许仙做唱细致,大受欢迎,一炮打响。期间他与著名艺人靓元亨同台演出了《海盗名流》等戏,并拜靓元亨为师,学习他的小武行当,起用马师曾本名。

1923年,马师曾回香港加入“人寿年”剧团,他独特的“乞儿腔”亦大受好评。1933年加入太平剧团,与谭兰卿合作,首创香港男女同班之先例。香港沦陷后他回到内地,组织成功剧团,并与红线女结婚。

马师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曾根据自己洪亮而欠圆润的嗓音特点而取长补短,构成一种旋律跳跃,抑扬分明,吐字急促有力,行腔活泼滑稽的唱腔,人称“马腔”。马师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还引进了一些西洋乐器,丰富了粤剧伴奏音乐。更吸收了电影、话剧某些表演手法,融入于粤剧的表演当中。其表演,台风豪放,动作鲜明准确,出奇制胜,塑造人物逼真生动。(沈远安整理)

善于发掘角色内心世界

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不仅是个演技精深、勇于改革的表演艺术家,而且是个才华横溢、妙笔生花的优秀编剧家。他对粤剧艺术的重大贡献之一,是在其参与编写和主演的剧作中活现了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粤剧舞台上的人物画廊增加了灿烂夺目的光彩。

马师曾塑造的众多舞台形象中,最突出、最为人熟知确当数关汉卿、屈原及谢宝(《搜书院》)三位,这些人物都极富正义感,但关汉卿与屈原品格率真、激越、刚强,谢宝则显得较为机敏、涵蓄、幽默,而关汉卿与屈原也有不同,虽然斗争的最后均以悲剧结束,但关汉卿始终是那样乐观,屈原则有着更多的沉痛与慨叹!马师曾对这些差异有深切的理解,他喻谢宝为“严冬之古松”,关汉卿为“青日之阳光”,喻屈原为“秋夜的狂风”。正由于马师曾十分准确而细腻地分析与掌握角色各自独特的一面,赋予不同的眼神、动作,就演活了这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

其实,马师曾塑造的舞台形象可谓千姿百态,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大臣到秀才、侠盗乃至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之为“下九流”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包括乞丐、仆人等,他都悉心扮演过,有过出色的表现。他在《审死官》中演力斗高官的宋世杰,就刻意有别于京剧等其他剧种,改老生为丑生,更好发挥了嬉笑怒骂的表演艺术,显得别具一格。

马师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地塑造角色,首先是由于他善于将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的体验熔铸于形象的创造当中。红线女就说过,他常常会站在镜子前寻思比划,琢磨着各样的表情和动作,特别注意揭露不同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他那既继承戏曲表演的虚拟性,又有浓郁的生活气味的“马派”艺术和他塑造人物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潘邦榛)

马派传人谈马师曾

马师曾在特定时期创造出来的“马派”艺术给粤剧舞台造成的深远影响仍然没有消弱。但使人遗憾的是,马师曾一生当中只收过一个徒弟,白癜风可以治疗吗那就是已不在世的绿衣郎。而隔代学马派的演员也只有黄志明和目前身为广州红豆粤剧团的丑生张雄平。当年张雄平是由于被红线女看中了其潜伏的艺术能力,而改学马派艺术,20多年来,他一直为致力于推行和传承马派艺术而努力着。昨日,本报就采访了张雄平。

记:马派艺术为何目前这么少人学?

张:主要跟马派艺术有关,马师曾最早是丑生行当出身,后来主要演老生。丑生和老生的行当对现在的粤剧演员来讲,大多不感兴趣。另外,作为粤剧学校的老师来讲,对马派艺术也不是很了解。

记:马派艺术本身难学是否是一个缘由?

张:学马派艺术很辛苦。马师曾遗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和录音资料都很少。留下来的只有很少几个戏。这可能跟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当时粤剧界重薛(薛觉先)轻马(马师曾),对马派艺术的评论等资料很少。

记:你觉得马派艺术的精华是什么?

张:我感觉马派艺术的精华不但仅是一种唱腔,一种表演风格,应当包括他的为人处世,做人风格,和当时的时代性吧。

记:你觉得马派艺术会灭亡吗?

张:不会,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整理一些马派艺术的东西,作为文字和音像资料保存下来。

记:你在继承发展马派艺术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张:我一直在努力做推行,比如要求剧团排一些马师曾的戏。现在的人对马师曾不了解,所以我一直希望能把马派的戏一个接一个地排出来,然后演给观众看,让他们能了解马师曾的艺术。(沈远安)



转载注明  http://www.nkjbl.com/jbby/78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新生儿肺透膜病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