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你知道什么是口腔粘膜疾
健广导读
山西健康之声广播“贯穿一生的口腔健康”系列节目,4月的每个周三与您在《专家门诊》节目不见不散。4月27日第四期,为您邀医院口腔粘膜专家。
专家介绍鲍喆煊
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博士。擅长口腔粘膜病的诊断治疗,熟练掌握了口腔内科常见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四全天
1什么是口腔粘膜疾病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及口腔软组织上的疾病,肿瘤除外。其病种繁多,疾病临床变现各异。病因复杂,最常见的是溃疡及糜烂,其他如疱疹、角化异常、坏死、结节、斑等。而且在病程的不同时期病损更迭交替,给诊断带来众多不便。
2口腔粘膜疾病是怎么引起的可能与咀嚼槟榔、吸食烟草、辣椒等长期刺激及维生素缺乏、胶原代谢异常、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等有关。除了少数与口腔条件直接相关外,绝大多数与全身或系统因素的关系密切。
3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有哪些
1.婴幼儿期:
鹅口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白色斑块,犹如雪花层层叠叠,多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上,婴幼儿最易受感染。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孩子爱咬手指,母乳喂养时妈妈的乳头不清洁都是感染源。(另外,长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的老年人也容易得)
2.学龄期:
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型(1~2周)。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
3.成人期:
口腔溃疡:口腔中任何部位都可能被它袭击,一般呈白色凸起的水泡形状,并伴有疼痛感。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过敏、感染、疲劳或缺乏维生素等,通常会持续一两周后自愈,但如果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的就要及时就医。
支招--平时多用淡盐水漱口,可以有效预防口腔溃疡。
地图舌:这是一种发生在舌粘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舌头表层陷下去一块,就像画了一块地图一样。一般情况下,地图舌不需要治疗会自愈,但如果有疼痛感,可以吃一些止疼和消炎药。
牙龈红肿:这是牙龈炎的典型症状,有的人会伴有出血,严重的会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预防是最好的策略,做到早晚刷牙及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尤其是在睡前,以减少牙菌膜的积聚。
支招--每半年至1年,清洁一次牙齿,预防牙菌膜变成牙石。
唇疱疹:生长在嘴唇或其周围的小水泡,传染性极高,多发于感冒、发烧、月经期等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唇疱疹可通过亲吻、与感染者亲密接触或共享餐具传染。
支招--可以用棉花棒蘸一些凡士林涂在上面,并尽量避免风吹日晒。
口腔白斑:是口腔对外界刺激的最直接反应,假牙不合适,经常抽烟,长期风吹日晒都可能导致这种口腔疾病。多发于唇、舌、牙龈和舌底,早期并无不适感,如果发生糜烂或溃疡,会有强烈的疼痛感。如果继续恶化,斑块突然快速增大增厚,这时就要特别小心了,可能是癌前病变的信号。
4口腔粘膜疾病的预防
1.精神因素:一些人由于生活、工作方面的压力,或受突然出现的意外影响,心理承受过重,临床上常会导致口疮时复发,扁平苔鲜等糜烂的反复复发。
2.分泌因素:机体在经历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后,进入老年阶段,体内激素及代谢等方面均发生较大变化,一些口腔粘膜也随之有一些规律性的变化,如老年性的口干平症。
3.免疫因素:机体免疫系统有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两个系统,另外还有自身免疫系统。
4.感染因素:很多口腔粘膜病与感染因素有关,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与外界相通,每天饮食都会接触大量的细菌或病毒,从口腔微生态学的角度讲,如果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口腔粘膜完整性受破坏时,过路菌就会停滞口腔当中,引起口腔粘膜的感染。
5.遗传因素:一些口腔黏膜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些患者有家族史,有家族史的人群属于易感人群,当外界某些不利因素出现,会导致这类人群发病。
6.全身系统疾病及药物因素:有些糖尿病病人;肝炎、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等疾病常伴有一些粘膜病的发生,当病人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的时候,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其副作用会暴露出来。例如口干,或微生态失调等症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但国内外时有报道。
7.微量元素缺乏因素:某些微量元素如锌、碘、镁、硒及铁、钙、锰的缺乏可导致一些粘膜病的发生。
白癜风要怎样治疗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上一篇文章: 本周六郑大一附院专家教授故乡诊行b
- 下一篇文章: 别排队买双黄连了实践证明,这味药比双